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年电子信息(海洋方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

报名时间:2021.06.16-2021.07.02 入营时间:2021.07.06-2021.07.08

所在地区:广东省 所属学校:清华大学 收藏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于2021年7月举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年电子信息(海洋方向)暑期夏令营”。活动旨在增进国内高校本科生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相关学科的了解,同时为接收2022级免试推荐研究生进行初步遴选工作。正式录取工作将根据清华大学的统一安排在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初进行。


本次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夏令营活动开展时间为7月6日-8日。




一、申请资格


1. 全国高校本科在校生(2022年7月前毕业),本科专业包括但不限于:


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含仪器、通信、计算机与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等);



数学、物理、化学与化工、航空航天、光学工程、材料、机械、电力与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2. 本科前5学期总评成绩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预计能获得所在本科院校推免资格。


3.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4. 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


5. 英语水平良好。




二、申请材料


必须材料:


1.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1年暑期夏令营”申请表1份。


2. 个人陈述1份:介绍本人专业背景、从事过的科研工作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等(千字以内)。


3. 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专家(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应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下载空表请专家填写),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


4. 前5学期的各科成绩单与前5学期的年级总评成绩排名(需盖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公章)。


5. 个人简历(一页纸)。


6. 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7.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附加材料(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交):


其他材料: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学术类相关奖项),能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物等。




三、申请方式及时间


1.申请人通过通知下方报名入口注册登录,在线填写系统报名内容,并按要求上传附件。系统开放时间:即日起—6月27日17:00,逾期不再接受申请。


报名入口:


https://bm.sz.tsinghua.edu.cn/studentWeb/camp/campSignForm.html?param=dcc78d0cc57347adad6fb30faa5ede4d


2. 通知时间:7月2日17:00前。请及时关注申请系统站内信,回复是否参加意见。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3. 书面申请材料提交:(疫情期间,建议使用顺丰快递寄送)


纸质版申请材料应于6月27日17:00之前邮寄到以下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清华校区海洋大楼402,冯老师(收),0755-26036109(信封上请标注:【姓名+电子信息夏令营】)


4. 申请人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若有不实信息,将撤销相应资格。所提交的材料概不退还。




四、咨询联系


联系人:冯老师


电话:0755-26036109


邮箱:feng.jieru@sz.tsinghua.edu.cn




五、学科介绍


海洋技术与工程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的师资是由国际学术名家和有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组成,包括院士、国家人才引进计划和杰出青年特聘教授为代表的全职和双基地教师。迄今已累计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0多人,主要面向国家部委、央企总部、科研院所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业。


海工院以海洋技术和工程作为重点突破口,在深海油气、可燃冰、深水生物资源和滨海建设及保护等主要产业领域布局发展,兼顾深海和滨海协同发展,逐步积累和发展海洋科学,初步形成深海工程、滨海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等主要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863”、“973”等近10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14年获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深圳深海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试验平台”项目,是深圳海洋产业发展迄今最为瞩目的成绩。2017年获批水下机器人组网等两个国家重点海洋专项的项目,在深圳市和清华大学实现海洋专项“零的突破”。


电子信息学科(海洋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下一代海洋观测与监测技术,包括自主航行器、新型传感器、海洋动力和智能决策;整合在海洋动力环境、声光传感器、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水下自主航行器等,构建分布式海洋环境感知平台,实现感知数据的采集、存储、分发,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三维、全实时的感知。


2) 海洋颗粒物原位探测技术与仪器,发展面向智能平台的复合监测方式,与领域专家合作研究颗粒物对水下成像、通信的影响,合作研究典型颗粒物比如微塑料的海洋生态学效应等。


3) 采用新型电磁、射频、超声,电学反演成像等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及边缘计算等基于数据的信息技术,对海洋油气等资源、能源开发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分析,建立工业物联网运行体系,并与国内外著名能源公司合作,拓展相关技术的产品化及产业化。


4) 在水下原位分析仪器(光谱、质谱)、水下多维感知雷达(激光、声呐)、水下智能MEMS多传感器集成系统、海洋高光谱遥感系统等领域发展海洋观测技术和仪器。


5) 水下柔性(软体)机器人的设计、规划控制与遥操作技术等等。


本项目通过国内国际合作,采用开放式、国际化的教育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通识海洋基础理论与海洋技术开发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集聚国际前沿技术、突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创新与交叉科研能力充分发展的培养。


海洋工程研究院官网:https://www.sigs.tsinghua.edu.cn/937/list.htm





文章来源自学院官网    阅读原文



发布评论

{{total_comments}}条讨论{{total_people}}人参与

发 布

最热评论

{{item1.user_name}}

{{item1.content}}

{{item1.create_time}} 评论 收起
发 布

{{item2.user_name}}评论:{{item2.reply_user_name}}:{{item2.content}}

{{item2.create_time}} 评论 收起
发 布
X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