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报名时间:2019.09.12-2019.09.17 学科门类:文学类

所在地区:四川省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收藏

百廿川大人文底蕴深厚,巴金、郭沫若等著名作家曾在此求学;向楚、朱光潜先生先后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潘重规、刘大杰、杨明照等先生曾担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庞石帚、缪钺、吕叔湘、吴宓、任中敏(任半塘)等众多学术名家先后在此耕耘;著名学者赵振铎、向熹、王世德、杨武能、项楚等教授至今仍在指导博士生、著书立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发展经历了从四川高等学堂时的正科一部(文科)到国立成都大学时的国文部、国文系、中文系、新闻系,及至后来的四川大学文学院、新闻学院,最终于1998年因中文系与新闻学院的合并而成今日之文学与新闻学院。

目前,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中国语言文学)、第三轮(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位列全国前五。2016年,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档。

教职员工

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47人,师资力量雄厚:有文科杰出教授2人,二级教授12人,三级教授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科委委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长江青年学者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多名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

学系与研究所

学院有国家级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原部批研究所汉语言文学研究所以及汉语史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阿来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等19个科研机构,现有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人类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与符号学、传播学与新媒体、编辑出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15个教研室。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三个一级学科下设2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另有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出版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7个本科专业,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培育基地。

2017年,四川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学科群入选学校重点建设的十二个一流学科(群)。学科群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设置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传播”“儒释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现代中国大文学与多民族认同凝聚”“传播符号学与数字时代的中国叙事”四个优势特色方向,构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群力争在不断发展建设中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播研究的世界学术高地,构建具有国际学术号召力的川大-中国学派。

学术成就

10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77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新闻与传播研究》等A刊上发表文章119篇,SSCIAHC收录26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15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110项。学院共创办学术刊物14种,其中《中外文化与文论》《汉语史集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符号与传媒》四种为CSSCI来源集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and West 为全英文集刊。学院学术刊物群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平台。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一方面,学院教授、青年教师前往哈佛大学等海外名校访学,提高教学以及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并引进海外知名学者、外籍博士以及海外名校毕业博士生到学院任教。学院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学术的前沿动态,近年已成功主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比较文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新闻传播、汉语史研究、中外文论、中美比较文学、文化与传播符号学等多个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同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10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双向合作交流关系。

其他

学院图书馆目前拥有图书资料约10万册,设有工具书室、流通书室及学术期刊室;现有10余间实验用房,总面积6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余台(件)。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斐然,所培养的博士生已有多人成为长江学者,7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已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及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当前,全院师生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努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建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学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合计370名,其中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192(招生人数为预计人数,实际录取数将视考生报考情况确定)。接收推免生章程如下: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已获得或有可能获得本人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接收时,申请人必须获得该资格)

3、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4、来自高水平学校或高水平学科的学生。

二、接收专业、人数

我院已有招生专业中,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专业、人数等详情请在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查询”中进行查阅,网址链接https://yz.scu.edu.cn/sszyml/tmsml#

三、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凡有意报考我院2020年推免硕士研究生且要来参加我院组织的本次复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点击进入我院推免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系统链接如下:http://www.chaojibiaoge.com/index.php/U/url/rbrpmwfj

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

                                              

注意:系统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1991723:59。在填写时请一定仔细阅读所有填写要求,并正确填写所有信息!请勿重复填写!请确保填报信息准确无误,相关证明材料复试时提供,若有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报名资格!若录取则取消录取资格!

申请人请加入川大文新2020级推免硕士QQ群(群号:295631771, 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该群需实名认证,认证方式是姓名+所在学校

2、我院将在919日左右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官网公布参加本次复试的学生名单。考生请按照我院安排的复试时间前来参加复试。

我院推免生复试报到时间(暂定):2019924-25日;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具体在QQ 群里通知。

2019924日下午开始复试。具体安排以各专业教研室的安排为准。具体在QQ群里通知。

3、考生需交验以下书面材料(请注意,报到当天提交材料即可,切勿邮寄,以免丢失):

1)学生证、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复试时请携带原件以便确认身份);

2)其他各种能力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复印件;

3)由政府设立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或四川大学校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原件。

42019928日开始,获得在读学校推免生资格且符合申请条件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网址:http://yz.chsi.com.cn/tm凡申请我院2020年推免生的同学请务必在201992811:00前在网上点击填报专业志愿并接受复试通知。以免错过我院统一工作安排)。

593011:00,参加本次复试且收到待录取通知的学生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点击接受待录取通知

6、关于夏令营考生。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参加我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并符合我院接收条件(在我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取得优秀营员)的同学,在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后,不用参加本次复试、也不提交材料,可以直接在2019928日上午11:00前登录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选择我校填报相关专业志愿;并且在我校招生部门确认同意后,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应在201992917:00前)点击接受待录取通知完成拟录取,完成我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学生的招生。逾期不确认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具体事宜请密切关注QQ川大文新2019年夏令营,并保持联系。

四、奖助学金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详情参见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奖助金管理系统)。

五、咨询、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电话:028-64709646  028-64344946 028-85990229  028-85470061(代)

六、举报受理渠道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二段文科楼一区328办公室

联系电话:028-85990229(代)

邮箱:20011033@scu.edu.cn

七、其他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不予录取。

2、政审、体检不合格以及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人目录查询、信息注册、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接收复试和待录取等均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拟录取考生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4、已经参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且面试合格成为优秀营员者,取得在读学校的保研资格后,即可申请我校接收。

5、复试收费标准: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规定,研究生招生复试费:每生120元。复试费在网上缴纳,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登录网址:http://sf.scu.edu.cn/payment/,不注册,直接用本人身份证号作为用户名,密码为:666666,登陆后进行缴费缴费时间:2019920日至925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9912



文章来源自学院官网    阅读原文



发布评论

{{total_comments}}条讨论{{total_people}}人参与

发 布

最热评论

{{item1.user_name}}

{{item1.content}}

{{item1.create_time}} 评论 收起
发 布

{{item2.user_name}}评论:{{item2.reply_user_name}}:{{item2.content}}

{{item2.create_time}} 评论 收起
发 布
X
欢迎登录